期刊检索
关于本刊
出版者: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
编辑者:《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
国外刊号:M862
邮发代号:82—143
创刊时间:1984年10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1号(100006)
电 话:010-68032678
邮 箱:gjbjb@sina.com
gjbjb@ciejournal.ajcass.com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bj-2992828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统筹发展与安全视角
摘要: | 近年来极端风险事件频发,发挥货币政策功能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在极端风险场景中引入金融安全隐患等信息构建理论模型,基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逻辑阐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同时,基于“在险增长”框架,提出一种全新的分位数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QFA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增长和通胀状态上具有非对称性且存在“匹配效应”。价格型工具主要影响通胀上行风险;而数量型工具更注重防范经济下行风险。②在极端风险时期,两类政策工具的传导效果显著提升,并表现出结构依赖的特征,有效缓解了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并抑制通胀风险,且利率传导渠道愈发畅通。③受政策调控周期影响,两类政策工具对在险增长和在险通胀的风险冲击具有非对称性。数量型工具短期内能缓解经济增速的下行风险,但长期可能增加上行风险;而价格型工具传导效果具有时滞性。④在险金融形势指数(FCI)较好地反映了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波动特征,为宏观经济走势提供前瞻性信息,尤其是极端风险时期。⑤在极端风险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发挥了良好的金融稳定效应。数量型工具在金融状况良好时对维护金融安全有积极作用;而价格型工具在金融状况恶化时可以缓解金融安全的下行风险。本文有助于认识极端风险视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为构建兼顾“防风险”和“稳增长”双重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提供经验支持。 |
作者: | 尚玉皇,张皓越,董青马 |
期刊: | 中国工业经济 |
年.期:页码 | 2025.1:24-42 |
关键词: |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金融安全; 分位数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险金融形势指数 |
欢迎阅读《中国工业经济》!您是该文第1408位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