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检索
关于本刊
出版者: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
编辑者:《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
国外刊号:M862
邮发代号:82—143
创刊时间:1984年10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1号(100006)
电 话:010-68032678
邮 箱:gjbjb@sina.com
gjbjb@ciejournal.ajcass.com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bj-2992828



贷款损失拨备制度改革与前瞻性人力资本需求
摘要: | 贷款损失拨备是传递信贷风险信息的重要载体,其计提及时性和充分性决定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新金融工具准则下的预期信用损失(Expected Credit Loss,ECL)模型作为贷款损失拨备的重大制度创新,通过前瞻性地将未来信用风险纳入拨备计提范围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实施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本配套建设及管理提出挑战。本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应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5—2020年线上招聘数据,研究ECL模型实施对商业银行前瞻性人力资本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ECL模型实施能够促使商业银行在招聘中发布更多前瞻性职位。机制检验表明,ECL模型实施通过改进信息生产和风险管理,推动信息技术和风险合规部门的前瞻性人力资本需求增加。进一步地,该影响集中在学历与经验要求较高的职位,说明前瞻性特质与其他劳动力技能之间存在协同而非替代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银行实施前瞻性招聘的内部和外部动机、地方人才供给以及银行组织性质对本文结论发挥调节作用。经济后果检验显示,实施ECL模型的银行通过投入更多前瞻性人力资本增强了拨备计提及时性和信贷资产质量。本文基于人力资本配置视角拓宽了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突出了前瞻性人才在会计准则有效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并对会计准则制定、银行人力资本治理和银行业监管提供了重要参考。 |
作者: | 刘雪娇,赵钰颖,杜兴强 |
期刊: | 中国工业经济 |
年.期:页码 | 2024.12:155-173 |
关键词: | 商业银行;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前瞻性; 人力资本; 银行招聘 |
欢迎阅读《中国工业经济》!您是该文第1309位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