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第7期观点摘要

地方政府“晋升锦标赛”下的企业迎合行为与政府补贴绩效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赵璨等的论文《企业迎合行为与政府补贴绩效研究》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7期。

 

政治晋升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有很强的积极性发展当地经济,同时地方政府对待企业的态度也变得更加积极。地方政府通过干预企业投资、提供贷款担保、干预企业雇员、发放政府补贴等形式促进辖区企业发展,以实现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长和降低失业率等政绩目标。但由于辖区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环境等方面有所不同,地方政府在干预手段和对象的选择上会区别对待。以政府补贴为例,地方政府可能会选择业绩良好的“明星企业”,也可能选择巨额亏损的“问题企业”。地方政府通过对“明星企业”的补贴,可实现扶优扶强,以促进其承担更多的社会目标;通过对“问题企业”的补贴,尽量避免在主政官员有限任期内因企业破产或退市带来的负面连锁反应。从“晋升锦标赛”理论理解,地方政府无论对上述哪种类型的企业进行补贴,其终极目的都是服务于自身政绩考核,以求得政治升迁。政府补贴作为稀缺资源,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获得。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高管,很可能采取积极行动主动迎合政府的政绩考核标准,以争取更多的政府补贴。为争取政府补贴,不同盈利状况的企业会采取何种迎合行为?企业通过迎合行为获得政府补贴后,其补贴的企业绩效和社会绩效如何?地方政府的晋升压力是否会影响企业迎合行为的发挥?

利用中国2008-2013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表明:(1)企业为争取政府补贴,会采取迎合政府意向的行为。盈利状况较差的企业倾向于通过负向盈余操纵的方式获得政府补贴;盈利状况较好的企业倾向于通过寻租的方式获得政府补贴。(2)通常情况下,企业获得政府补贴后能够带来企业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提高;但盈利状况较差的企业获得补贴后,反而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这是因为,这类企业自身缺乏“造血”能力,长期依靠政府“输血”生存,继而导致对政府补贴的过度依赖,不利于激发企业活力。(3)企业通过迎合政府意向获得的政府补贴,导致政府补贴的错配。具体而言,盈利状况较差的企业通过负向盈余操纵方式获得的政府补贴弱化了补贴的企业绩效和社会绩效;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通过寻租方式获得的政府补贴弱化了补贴的企业绩效,但由于政企之间的双向寻租,使得该行为强化了补贴的社会绩效。(4)企业之所以采取迎合行为是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所致,只有在地方政府晋升压力较大的地区,企业的这种迎合行为才能发挥作用。

    综合上述结论,本文得到如下启示:(1)在锦标赛式的官员晋升机制下,政府补贴可能偏离扶优扶强、产业导向等宏观调控的初衷,沦为地方政府政治晋升的工具建议对政府补贴的配置过程进行制度化建设,降低政府补贴过程中的代理问题,避免政企之间通过政府补贴的双向寻租活动。(2)改革现行的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将政绩考核的相应指标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在政府考核体系中不再将GDP增长、税收等经济指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在考核体系中加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评估指标,利用“晋升锦标赛”的激励作用,引导政府补贴的配置方向。3)尝试引入第三方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准确评估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及发展能力等,避免企业通过盈余操纵而进行的“骗补”行为。(4)对业绩较差的企业进行补贴的过程中,应注意补贴对象的选择。建立《企业差异化处置甄别评价体系》,通过该评价体系对“僵尸企业”与“可予帮助的困难企业”进行分类。对于确实无帮扶价值的“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及破产清算等法律手段进行处置,逐步取消对其的补贴优惠。


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版权所有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480X    国内统一刊号:CN11-3536/F    国内邮发代号:82-143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

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