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第7期观点摘要

进口对中国企业专利活动的抑制效应探析

 

作者信息:张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原文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7期。

 

1、问题提出。中国最新的一揽子“促进口”政策中,强调先进生产设备以及关键零配件进口的贸易平衡策略,究竟会对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动乃至自主创新能力造成怎么样影响,这已经是不可忽视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研究命题。如果鼓励资本品以及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政策能够有效促进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动,那么进口政策调整就能够有利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鼓励企业进口资本品以及关键零部件为导向的进口政策的整就显得十分必要。倘如资本品以及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不能达到促进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目的,相反却抑制了中国企业创新活动。那么,这样的进口政策调整即便在短期内可能会促进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比如生产效率提升,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其损害了企业的创新行为,必将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损害。在全球各国的经济竞争日益表现为创新竞争,而创新竞争又突出表现为专利竞争的格局下,在全球贸易规则体系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益重视的前提下,从专利视角来研究进口对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尤显必要。本文是在充分考虑到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贸易体系方式的情景下,从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这两个综合视角而非单个视角,来研究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三种不同类型的专利活动的影响效应,并揭示其中可能的作用机理。

2、主要发现。1)总体层面来看,资本品进口对企业发明专利造成显著的倒U型关系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对企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两种专利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三种专利则均形成显著的抑制效应。(2)从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类型的角度来看,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均对从事一般贸易类型进口企业的专利造成不同程度的促进效应,而对从事加工贸易以及混合贸易企业的专利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3)从不同进口来源国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品对企业发明专利造成抑制效应。发达国家进口的资本品对企业实用新型专利造成抑制效应,但中等收入国家进口的资本品呈现促进效应。发达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实用新型专利造成抑制效应,而中等发达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实用新型专利造成促进。发达国家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品对企业外观设计专利造成抑制效应,而中等发达国家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品对企业外观设计专利造成促进效应。

3、政策含义。2014年中国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为32.7%,与2013年基本持平。虽然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近年来得到了明显下降,然而其在中国出口中所占比重仍然具有相当份额。这种背景下,当前鼓励先进生产设备和关键零配件的进口贸易政策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仍然不可小觑。就此,对于当前中国进口政策的调整,必须兼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实施方面。关键就在于要着重考虑增加这两大政策实施的整体性和协同性。(1)加快全面取消针对加工贸易的各种优惠鼓励政策,通过实施针对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来控制和削弱加工贸易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抑制作用,减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能遇到的外部阻力。(2)考虑到中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发生在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这种背景下,为了消除加工贸易带来的进口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应该适度偏向于鼓励扩大从中等发达国家的进口贸易。同时,应将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发力点瞄准于与发达国家进行加工贸易的企业,而不能无所侧重。(3)积极实施差别性的鼓励进口政策,着重点应放在鼓励从事一般贸易企业以及本土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先进资本品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进口中学习效应以及干中学效应,来逐步鼓励和促进从事一般贸易企业以及本土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版权所有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480X    国内统一刊号:CN11-3536/F    国内邮发代号:82-143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

ss